《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1昨天晚上,我去电影院看完了电影《悲伤逆流成河》,说实话,我对各种校园剧不是特别感兴趣,所以一开始进电影院的我并没有对这部电影抱有太大希望。但在看完电影后,我的内心真的是久久不能平复。
电影的主题很明确——校园暴力。故事中的女主角易遥因为无意中被传染了疣病,而另一个暗中嫉妒她的女生唐小米在跟踪她之后发现了这个秘密,并将这个秘密毫不犹豫的在全校公布,易遥从此在全校被孤立了起来,人们向她泼红墨水,把垃圾倒在她的饭里,喂她吃粉笔灰……就在她已经对这个世界失望时,面对同学们的挑衅,她选择了忍让与躲避。就在易遥对人生失去希望时,一位叫顾森西的阳光少年走进了她的生活中,有黑暗的地方同样也有光明,在这个充斥着阴冷,仇恨的校园里,顾森湘,顾森西两兄妹就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剧里剧外所有人的内心。顾森西是第一个在流言蜚语中仍然选择站出来陪着易遥的男孩子,而他的姐姐顾森湘也是第一个肯帮易遥的女生。最让人觉得讽刺的是易遥的青梅竹马齐铭选择了听信传言。齐铭本身有所怀疑没有错,但他的怀疑让已经濒临崩溃的易遥彻底失控,但在易遥妈妈陪着她治好病以后,原本一切都相安无事了,易遥的生活在顾森西的帮助下也重新走入正轨。可易遥在一次放学路上无意中看到了受人欺负的唐小米,自尊心亦或是自卑心太重的唐小米苦求易遥不要把这件事说出去,易遥没有选择像唐小米一样宣传这件欺凌事件。但疑心太重的唐小米打算先下手为强,她联系了她认识的狐朋狗友,打算也教训一次易遥,她想将易遥引到一个偏远地点教训一次,但在阴差阳错之间,赴约前去的是顾森湘,在躲避流氓的过程中,顾森湘坠楼身亡,而不明所以的同学再一次对无辜的易遥发起指责,这一次面对同学的指责,易遥身边没有任何人,包括齐铭和顾森西都没能及时站出来帮助易遥。全剧的高潮就在于易遥的崩溃。易遥跳河前的一段话痛击这电影里外的“看客”的心。
正如剧中女主所言,在学校暴力中,我们动手的没动手的都一样,我们比石头还冷漠,我们胆小怕事,别人做什么我们就跟着做什么,我们巴不得世界上多死一个人,因为我们的日子真的很无聊。在学校暴力中作为旁观者的我们知道,无论结局好坏,我们都不会承担任何后果。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回忆我的校园生活,我不得不承认我曾经也是一位看客,然而我已经没有机会去道歉,我也深知一句简单的对不起挽回不了一个受害者内心的伤痕。愿校园暴力可以远去,愿我们的青春都可以被温柔对待,愿我们在校园暴力中可以遇到另一个顾森希,希望的希。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2冲着校园欺凌的主题去看的,其实就是一部青春剧同电影院全是学生,顿时感觉自己老了
然后查了一下,原著是郭敬明的小说《悲伤逆流成河》,一听这名字就有点非主流+伪文艺+郭敬明风格,幸好,电影没有像小说那般黑暗透底。
整部电影内容比较少,故事比较简单,节奏有点慢,但是中间抒情的地方比较多,有点文艺片+mv的感觉,总体来说,比想象中的好看很多,其中不乏感人和愤恨。
演员都是新人,都不认识,只有章若楠在抖音上关注过,也是本片的颜值担当了,但是戏份比较少。女主乍一看有点杜鹃的演技也可圈可点。
这部电影对于有过同样欺凌经历的人来说可能更有共鸣,更能get到里面的点。
其中有几个地方影响比较深刻,也让我有了一些思考。
第一个是顾森西教易瑶要学会反抗,我觉得这一段看着特别爽,尤其是在车上,易瑶打小米,用药喷小米这一段,简直太爽。有时候面对黑暗势力就应该这样,越是忍气吞声,别人越觉得你好欺负,受到的伤害也就越大。
第二个是易瑶和齐铭在岸边的那段对话。易瑶说出了自己长久以来积在心中的话。对比起来,齐铭衣食无忧、家庭和睦,爸爸妈妈都视他为宠儿,而易瑶却生活的如此落魄,总是被说赔钱货、被指责、被邻里唾弃,甚至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带香味的卫生巾。这些就是现实存在的差距。有人总是能够轻而易举的得到很多,有人却终其一生、竭尽全力也才只能得到别人的一半,即使是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下,也有天壤之别。而那些生活在安逸环境下的人永远都体会不到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的挣扎。
第三个是易遥妈妈带易遥看病那场戏,特别感动,戳中泪点。这一段应该让更多的家长看,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应该是陪伴,应该是互相的温暖,不管生活条件如何,孩子最需要的还是父母的爱。易瑶妈妈辛辛苦苦干活挣钱,结果孩子染上这样的疾病,这些钱不全花去看病了吗?其实易瑶妈妈还是很爱孩子的,辛辛苦苦为孩子攒下了多年的学费,也不让孩子接触到他的那些客户。但是她缺少对孩子的关注,甚至让孩子染上了这样的疾病,这不仅是身体上的疾病,更是对一个青春期少女心理上的摧残,这种伤害是无法弥补。
第四个是河坝上那一段嘶吼,这一段在预告片中就看到了,我只是想要感慨舆论是多么的害人。舆论的压力真的是巨大的,有好有坏,但更多时候,大众是盲目的。希望群众能多一些思考,少一些从众。
总体来说,影片还是不错的,刚上映两天,也不知道票房如何,毕竟现在也不能以票房来衡量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只是感慨,影片终究是影片,结局总是美好的,但现实真的是很现实了,校园欺凌还是会发生,只是希望这样的事越来越少吧!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3昨日晚上朋友过来推荐了一部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并一再叮嘱我必须要看。其实光听名字就有点让人情绪低落的成分,我心里挺抗拒,总觉得人应当多看一些完美的东西,至于那些带着悲伤啊哀痛啊啥的电影,就不要再接触了吧。可是朋友不一样意我这观点,非要我看一遍,并且说:看了你不会后悔的。
这电影越看到后边越沉重,直到看到最终孟遥跳河那一段,竟然感觉压抑的透可是气来。那么漂亮一个花季女孩,硬生生被学校语言暴力给逼到不想活的地步。同时也明白朋友的苦心,我们都经历过学校欺凌。而这些事,却也是我们心里永恒的阴影。小时候因为听力原因,几乎没有人愿意和我做朋友,大家都觉得和我沟通是一件十分费劲的事情,那个年代的人们,似乎更缺乏耐心。从小学开始,我就被同学给孤立起来了,甚至包括教师。甚至有人当着我的面用一种异常鄙视的口气对别班的同学说:你看,她就是个聋子,你跟她说啥她都没反应。但他不明白的是,我当时还是有些听力的,他说的话,一字不落被我听到了。
小孩子懂什么?尽管父母一再告诉我,这没什么,要我坚强。到底还是从小就懂得了自我与别人的不一样。所以有时候,心里憋着一口气,我必须要努力证明给别人看:我就是听不到,我也能学的比你们好。于是一次期末考,考了全班第二,语文是当时全班第一。
然而 ……此处隐藏10658个字……隐私病情告诉全校人,让同学们都向易遥投来异样的目光,铺天盖地的流言蜚语。叫混混整易遥,陷害易遥,因此也间接害死了顾森湘。这一次易遥背上了一个更重的名字“杀人犯”。而整个学校所传论的“杀人犯”易遥并没有任何的证据直接证明是易遥。“因为你们的日子真的无聊,因为你们觉得自己不会承担任何后果”这是易遥对这些杀死自己的同学的评价。当易遥跳下河的一瞬间,岸上的人无数冷漠的人终于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多么丑陋、肮脏,也许那一刻他们才知道杀死一个人并不需要任何凶器。
易遥是经常在希望与绝望中徘徊,接受他人异样的眼光,自己相信的人都选择了站在岸边,当她对岸上的人呐喊的时候,齐铭冷漠、旁观者的姿态,易遥对所有人都失望了,哪怕像顾森西一样只要有一个人相信自己也不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的生命。
校园欺凌事件很多,有时候语言暴力比行为暴力伤害更大,再遇到困境时要奋起反抗,不要低下头默默忍受,以及在遇到别人受欺凌时,我们要勇于站出来,抵制校园暴力
影片最后说:“不要拒绝悲伤,只管去难过,去愤怒就好了,忍不住眼泪,那就尽情哭吧。而悲伤就像条大河。或许会吞没你,但也能带你去梦想的地方。”经历了那些悲伤我们才能学会坚强,才看见生命中珍贵的东西,也更清晰的看见这世界,我们要对世界怀抱热忱。
愿所有的青春都能被温柔对待。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14《悲伤逆流成河》这部电影讲述了校园霸凌、少男少女之间的情愫故事。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想必就是女主人公易遥因不堪重负选择跳河自杀时所说的话了吧。她说:“也许许多年后人们在回顾这一生时,会忘记自己曾经所做的恶行,没有人会在意曾经在他们的生活中曾出现过易遥这样一个小插曲。或许,很多人在向朝着我丢红色墨水时、把自己的剩饭给我吃时、甚至扒我衣服的时候,他们都觉得这只是玩笑,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我所遭受的种种伤害,就算所有的人都会忘记,受害的当事人也不会遗忘。杀死顾森湘的凶手我不知道是谁,但杀死我的凶手,你们都应该知道是谁。”
对呀,确实是这样。经历过校园暴力的人就像曾经被人用刀割了一道深深的疤痕一样。多年过后,疤痕仍然会存在。即使人们努力的想要把它遗忘,但低下头还是能看到。只是刻意的不去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即使手上的疤痕能消失,那心里的疤痕呢?电影里的女主角生活在一个黑色的世界里,好像所有的苦难都是为她一个人量身定制的一样,在这样的生活里,她忍受了种种的不堪与苦痛。
顾森西,一个阳光、一直在她身边不离不弃的人,还教会了她要如何反击。他说:“有些人,就是看到你的弱小才会欺负你。对待这些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还击。一个人,要勇敢起来,才不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欺负。”经过这一系列的事情,易遥终于慢慢的变得自信起来,开始相信“太阳也会从西边出来”这句话了。
其实在当今社会,校园暴力一直是社会对学校的关注热点之一。据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对外发布《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近三年来我国校园暴力案件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20xx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校园暴力案件共计1000余件,20xx年案件量同比下降16.51%,20xx年案件量再下降13.37%。数据显示,校园暴力案件审理法院主要集中在河南、贵州、山东等地,北京、上海两地案件远低于其他地区。我们只能亟待教育真正的落到实处,真真实实的实现教育本身的目的,不仅仅只是普及教育而已。
在整部电影中,出现的每一帧画面中,有的只是观战之人,漠视之人,或者像易遥所说的那样“杀人犯”。影片中的易遥,从开始的一步步退让,到最后的反击,前后的强烈对比,给人一种情绪上的冲击和发泄激情的快感,平静——高潮——平静的转换,对画面的渲染和整部影片想要叙述的感情有着非常大的衬托作用,当然这是理性的解析。我们更多的时候是要在感性的层面去体会整个事件。
最后,请让我用电影里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生活里到处都是这样背上的隐喻。就算我坠落比尘埃更微弱,被夜色分割再被绝望撕扯,就让我等着悲伤逆流成河。”希望那些正在遭受或者是已经遭受过校园暴力的人,能勇敢的站出来为此发声。希望那些酿成校园暴力的元凶能够早日悔过,向那些受害者送去真挚的歉意。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15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悲伤逆流成河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语言真的可以杀死一个人。
01那些所谓的道德至高点
道德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救一个人,也可以杀一个人。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易瑶到底做错了什么?当电影落幕的时候,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不是她做错了什么,而是旁人认为她做错了,她就是做错了。
电影中的易遥,只是得了传染病,就像顾森西所说:就像大家听到艾滋病就会觉得很可怕,很恶心。但也有几岁的小朋友就得了。那小朋友又做错了什么呢?
可是,在校的所有人,却为易瑶贴上了各种标签。仿佛在他们眼中,得了这种传染病就一定是过错,易遥的母亲做那种工作,就一定是违背了那些所谓的道德。就该被社会所批判,所唾弃。
她们总是看见那些最糟糕的现象,却没有一个人可以看见,一个母亲在背后养育自己孩子的辛酸以及一个青春少女得这种病内心所受的煎熬。
当所有人都只能站在道德的最高点去考虑问题的时候,就没有人会去看事情的本质了。
所以说,易遥与其说是自杀的,倒不如说,是被所谓的道德这根绳索活活勒死的。
02那些罪恶脚下的善良
在这部电影中,我印象很深刻的,除了顾森西这束阳光之外,还有谷丹这个角色。她是除了顾森西以外,唯一一个想要帮助易遥的人。可是她和顾森西的差距,是她只是想,却没有那么做。
为什么呢?因为她也在害怕。她不想被所有人所孤立,她害怕自己获得和易遥一样的结局。因为见证过这个故事,所以她害怕成为这个故事的主角。在众人的恶面前,她仅存的善良被贬的一文不值。最后她的善良也仅仅变成了同情,最后也变成了杀死易瑶的利刃。这种举动便是易瑶说的那句你们动没动手的都一样。
03其实我们都做过谷丹
森西只应天上有,人间处处是谷丹。
其实在我看来,顾森西这个角色,有点太过于理想化了。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谷丹才是存在最多的人群。
在每一起校园暴力事件的背后,总会有那么一种人。她们很同情弱者甚至很想提供帮助,最后却因为自己想要置身事外,而选择了放弃。最后变成了冷眼旁观的观众。她们心中存在着善良,可是却缺少了一份对抗黑暗的勇气。最终她们还是沦为了施暴者。
仔细想想,我们是否也在某一个瞬间,做过谷丹?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太多的人做过易遥,也没有太多的人做过唐小米。因为易遥只是那一小部分人的代表,而随着道德的提高,唐小米也是部分人的写照罢了。而社会上存在更多的,是谷丹这种无能为力的旁观者,她们心中有一把衡量善恶的尺子,却没有一把对抗恶势力的宝剑。
希望有一天,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铸造一把对抗邪恶的宝剑,勇敢的对这个社会的恶势力抵抗到底。愿顾森西不再是人间理想,愿在黑暗面前,我们都可以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