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汉娜阿伦特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影汉娜阿伦特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影汉娜阿伦特观后感1
看《汉娜阿伦特》是基于刚刚过去的一场举世瞩目的审判。《汉娜阿伦特》讲的也是一场举世瞩目的审判,审判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艾希曼。电影的开头就是一个夜黑的晚上,从一辆公共车上下来一个手提文件袋的人,打着手电筒,在昏黄的路灯光下走着。然后驶来一辆卡车,卡车上下来两个年轻人,抓住过客,拖上卡车,远去,留下长柄的手电筒,灯光射向不可知的空间。这个被抓的就是艾希曼,接着而来就是审判。
阿伦特作为《纽约客》的特派记者前往报道该审判,并以《艾克曼在耶路撒冷一一件平庸无奇的罪恶的报道》发表五篇报道,引发异议,众叛亲离。电影与其说是哲学家汉娜阿伦特传记,不如说是汉娜面对人生的一种抉择,一个片段,一种态度。用一种思考的人生,来告诉世人,如何拒绝平庸,如何逃离平庸的恶。
艾希曼的审判以煽情的控诉开始,以600万犹太亡灵的名义。但受控的艾希曼却一脸无辜甚至茫然地听着,好像在参加一场与己无关的公开活动。戴着眼镜,眼神中还有一丝的善良、无奈以及同于社会的随和,你怎么也看不出这是一个罪犯,一个杀了无数犹太人的恶魔。在阿伦特的眼中,他是个“个人素质极为肤浅的”,缺乏深刻个性的平凡无趣、近乎乏味的人。艾克曼否认了法庭对他的指控,他说:自己只是执行命令,效忠朝廷。他形象地把自己比成一块牛排,在法庭上煎烤,至于要烤成什么味道,不取决于牛排,只取决于顾客和厨师。这让我想起《朗读者》中的汉娜(又是汉娜)。
汉娜是一个文盲,纳粹统治下的一名集中营女看守,在转移犯人去奥斯维辛集中营受死时,关押犯人的教堂发生火灾,她没有打开狱门致使几乎全部的犹太人被烧死。战后,她坐上纳粹战犯审判法庭的被告席。面对控告,汉娜觉得非常无辜,她只是在履行一个管理员职责,这份职责是社会所赋予的,她只是执行。她反问法官:“如果你是看守,你会怎么办?”是的,如果我们是汉娜,如果我们是艾希曼,我们会怎么办?我们也在做着政府赋予我们的工作,我们也在承担着一定的职责,我们是否也在作恶?是否是作恶链条上的一环。现实生活的恶行处处可见,作恶者都是一个个普通平凡的人,甚至是我们的邻居、同事、朋友,我们和他相处的时候,并没有觉得他有什么不一样,可当恶行发生时,我们谴责恶行的同时,是否也应拷问这个制度,拷问这个恶行的现实基础。
阿伦特见证了整个审判,对审判的结果没有异议。但对审判的性质和过程提出自己的观点。她关注整个过程,关注一个平庸者如何成为大恶,并提出著名观点:“平庸无奇的恶。” 阿伦特认为:艾希曼之所以签发处死数万犹太人命令的原因在于他根本不动脑子,他像机器一般顺从、麻木和不负责任。她再次运用极权制度的意识形态性质来分析这样一个平庸无奇的人为什么卷入深渊般的恶而无法自拔,问题在于纳粹通过使用新的“语言规则”来解说他们的反常行为:“灭绝”、“杀掉”、“消灭”都由“最终解决”、“疏散”、“特殊处理”来表达。对于追求观念的人来说,“一切都是可能的。”想想这些极端的词语,这些过于情感化的表达在审判艾克曼的一开头就出现过。再想想:我们所经历的文革、反右、肃反、整风的历史,无一不是这样的'一种意识形态,在这种意识形态下,又有多少亡灵失去生命的空间,在这一意识相态下,有多少的汉娜、艾希曼在助长这种恶性。
汉娜的思考是深刻的,汉娜触动了所有平庸者那不可示人的隐秘,但又不能不承认事实就是如此。电影的结尾,丈夫问她:如果知道文章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是否还会写?汉娜说:是的。
的确,汉娜见海德格尔就是寻求思考的学问,思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为了寻求理性的思考,这点非议算什么?一如电影开头,电影最后汉娜点上一支烟,躺在沙发上,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电影汉娜阿伦特观后感2
初次听说电影《汉娜?阿伦特》是5年前的第十六届上海电影节期间,之后也下载并观看了该电影,但一直看的不是十分透彻。直到今天,才对阿伦特慢慢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要把一位哲学家的电影拍好本身就不容易,毕竟哲学是较为抽象的东西,要把哲学观点通过形象的电影手法表达出来,确实考验导演的水准。无疑,《汉娜?阿伦特》做得非常成功。
但作为专业性非常强的哲学命题与前卫的哲学观点,即使专业人士理解起来也是需要时间的,好在我慢慢的理解了这部电影还有它要表答得理论与观点。
传记电影《阿伦特》是以阿伦特在审判阿道夫·艾希曼时以哲学方式在《纽约客》上提出的“恶之平庸”概念后所带来的汉娜·阿伦特生活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主线的。期间穿插以与海德格尔的情感历程,海德格尔在汉娜·阿伦特心目中曾经一度处在思想之王的地位,从1925相识并坠入爱河到1933年纳粹上台后经历了剧烈的变化,暗示一位20世纪女性不断强大,寻找自我的人生历程。
这部电影给我的最大认知收获有两个:
第一,什么是“平庸之恶”?
屠杀犹太人的刽子手之一的阿道夫艾希曼,曾在屠杀犹太人中扮演重要角色,战后化名逃往阿根廷,1960年被以色列特工抓获,1961年在耶路撒冷对其举行了刑事审判。阿伦特作为《纽约客》的特派记者前往报道该审判。期间从阅读有关卷宗开始,到面对面冷眼观察坐在被告席上的艾希曼,以及听他满嘴空话地为自己辩护,阿伦特断定被人们描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的这个人,实际上并不拥有深刻的个性,仅仅是一个平凡无趣、近乎乏味的人,他的"个人素质是极为肤浅的"。因此,阿伦特提出的一个著名观点是:"平庸无奇的恶。"艾希曼之所以签发处死数万犹太人命令的原因在于他根本不动脑子,他像机器一般顺从、麻木和不负责任。她再次运用极权制度的意识形态性质来分析这样一个平庸无奇的人为什么卷入深渊般的恶而无法自拔,问题在于纳粹通过使用新的"语言规则"来解说他们的反常行为:"灭绝"、"杀掉"、"消灭"都由"最终解决"、"疏散"、"特殊处理"来表达。对于追求观念的人来说,"一切都是可能的。"
另外,阿伦特对于犹太人在历史上处于边缘状态的"无根基性"、"无政治性",以及犹太组织的领导的消极做法提出了直言不讳的批评,导致了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轩然大波。尽管对审判的结果同样表示满意,但阿伦特对审判的性质和过程还是表达了疑问--"审判的目的是表现正义,而不是别",不是"复仇"及展示"耻辱"。这种眼光超出了对于种族和地方的认同,她着眼的不是受害者,而是行为本身。在这个意义上,阿伦特认为艾克曼应为他的"反人类罪"而不是"反犹太人罪"受审。
第二,谁是“思想之王”?
电影中通过海德格尔这条线索,将要说明的是她的哲学思想之中的思想之王是谁?沿着这条线索,阿伦特与海德格尔交往一幕幕相呼应,突出了阿伦特在这一过称之中逐步完成了自己"思想世界"的构建,其思想之王已不再是最初的崇拜对象海德格尔,也并非汉娜·阿伦特自己,她的思想之王,就是思考本身。
我的观影历史上没有一部电影如《汉娜.阿伦特》一样持续关注5年之久,当然也没有一部电影如《汉娜.阿伦特》一样在思想上的收获如此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