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料 > 说课稿

歌声说课稿

时间:2024-04-20 19:58:29
歌声说课稿

歌声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歌声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歌声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夜莺的歌声》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以空行为标志,写了四部分内容:先写“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勾,接着写“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敌情,再写游击队消灭了敌人,最后写战斗结束后“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小夜莺”的歌声自始至终贯穿着整篇课文,危险中充满勇敢镇定,紧急中充满智慧机警,一个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脱脱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2、结尾两个自然段和开头三个自然段的联系是什么?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时教学中我让学生采用默读与朗读结合,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开放讨论中理解体会文章中含义深刻的语句,鼓励学生在交流中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

五、说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新课导入

1、复习旧知

(1)、读词语。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分别讲了什么?

2、新课导入

在那惊心动魄的卫国战争年代,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却如此沉着、机智地与敌人斗智斗勇,在课文字里行间中,你能捕捉到他的机智、勇敢吗?

二、品读课文

1、学生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

2、小组内交流。

3、学生展示。

(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从“停了一会儿”“新的劲头唱起来”说明机警的小夜莺已经发现了敌人,经过思考,他决定去接触敌人,把敌人引入游击队的埋伏圈,消灭敌人。)

⑵、他们发现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说明小夜莺是主动和敌人接近的。)

(3)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说明孩子在敌人面前一点也不害怕,十分镇静、坦然。)

⑷、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这句话一语双关。乍一听,纯属小孩儿天真的话语,把自己当作小动物。在敌人不易察觉的时候戏弄、谩骂敌人,“麻雀、乌鸦、猫头鹰”都指的是敌人。反映了孩子的冷静、机智、沉着。

⑸、“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一就都跑了。”(这句话也一语双关。这里的野兽其实指的是德国强盗。说明孩子爱憎分明,前一句保护了群众,后一句痛骂了敌人。)

师:由于他巧妙地回答了德国军官的盘问,德国军官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了他的话,并且让他带路。德国军官轻蔑地认为他是蠢东西,其实德国军官自己才是真正的蠢东西。因为夜莺骂他们的话他都没有听出来。

⑹、夜莺在带路时,有时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后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这句话讲他好像沉浸在大自然当中,天真自然,这样做实际是在迷惑敌人,使他们觉得他只不过是个顽皮、贪玩的孩子以取得的敌人的信任。他学夜莺和杜鹃叫,是在麻痹敌人,以便后来他用鸟叫同游击队联络不致引起敌人的怀疑。)

⑺、“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敌人问树林里有没有游击队,孩子用话岔开,用蘑菇来回答,答非所问,装作什么也不知道,再一次体现了他的机智。)

⑻、夜莺用夜莺和杜鹃的叫声给游击队传递情报。一声夜莺叫代表一个敌人,一声杜鹃叫代表一挺机枪。(从这里可以想见用这种办法已经不是一次了。他曾多次协助游击队消灭敌人。)

(9)、“孩子突然站住,转了个身,钻到树林里不见了。”(夜莺刚刚听到信号动作极快,钻进树林里。也说明夜莺对这里的环境极为熟悉。也正是由于夜莺准确的传递情报,才使游击队员充分地做好了战斗准备,最后彻底地消灭了敌人。)

4、大家想一想,孩子面对凶恶的敌人,为什么还能应变自如,毫无惧色?(卫国战争中,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保卫家园的斗争中,全国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爱,对敌人的恨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小孩就是由于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才能临危不惧,坦然自若。

5、指导朗读对话。

让我们再动情地读一读这些对话,从中汲取力量,从中受到感染。

三、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

指名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的三个自然段,想想,这几个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的两个自然段是互相照应的的关系。)

你从哪看出来的?(都是说小孩在发出夜莺的歌声,以配合游击队歼灭敌人。)

这样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使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十分完整,同时也强调了夜莺又在执行新的任务。我们今后在写作文的时候要认真运用这种首尾连贯、前后照应的写法。

四、布置作业

1、把《夜莺的歌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写一篇读后感。

附教学设计《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育渗透】

通过了解这个小故事,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当祖国需要时随时都可以为祖国献出一切。

【教学重点分析】

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 ……此处隐藏22550个字……爱。

2、 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音色和顺序,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听觉习惯,提高音乐记忆力。

3、 模仿森林中动物和自然的声音,在教师引导下进行音乐编创活动。

教学重难点:听辨各种小动物、乐器的声音,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音色和顺序。

教学过程:

1、本堂课我采用二年级学过歌曲的《郊游》,师生演唱歌曲,通过郊游的形式进入课题,把学生带入幽静的山谷中,进入课题。

2、然后通过聆听《荫中鸟》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所表现的鸟的形象,由此引出演奏乐器—梆笛,通过观看梆笛演奏的录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乐器梆笛所表现的鸟叫声,激发学生聆听的兴趣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3、学生闭上眼睛完整聆听,完整地感受整首乐曲。闭上眼睛聆听,让学生边听脑海中边想象乐曲表现的内容,把学生引入丰富的想象之中。之后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表现鸟的形象的乐曲,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丰富关于鸟的形象的乐曲。

4、在聆听《森林的歌声》,首先出现引子部分,让学生知道森林的歌声来自哪里?引出乐曲,完整地聆听,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让学生感受乐曲中所表现的那种氛围,动物们快快乐乐地生活在那里,那是一个纯净、清凉的世界。

5、通过乐曲的聆听,引出乐曲中三种主要演奏乐器:笛子、小提琴、吉他。师生谈话,让学生熟悉三种乐器,对乐器的音色、演奏方式等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进入三段主题旋律的熟悉,这一步骤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熟悉三种乐器,其实这三种乐器平时同学们接触得也比较多,通过师的介绍,让学生再次了解并熟悉。

6、然后师把这三种乐器称为三位朋友,告诉学生今天由这三位朋友分别送上了节目的方式引出《森林的歌声》中的三段主旋律,并通过模唱、模仿乐器演奏等方式分别熟悉三段旋律。把三种乐器成为乐器朋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觉得更加地亲近,其实我们听到的所有音乐都是由乐器所表现的,激发学生对音乐以及乐器的喜爱。

7、乐曲当中的三段主旋律的听辨,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以我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去熟悉,如:模唱、表演唱、等,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去熟悉各段主旋律。由于这三段旋律情绪上的区别不是很大,所以学生比较容易混淆,所以最后把这三段主旋律分别分给各组,每一组同学记住自己的旋律,最后完成乐曲各主旋律出现的顺序。采用分组记旋律的方式,为了让学生更轻松、准确地完成这个作业。

8、让学生模仿动物和自然的声音,创作自己的森林音乐,通过编创,把学生引入丰富的想象之中,以体验这种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9、最后小结,通过谈话指导学生要爱护大自然、爱护森林,给小动物一个温暖的家,教育学生做一个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好孩子。

以上是我对整堂课的构思,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予以指教!

歌声说课稿15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为“夜莺”的小男孩把德国官兵引入游击队的伏击圈,使德国法西斯强盗被歼灭的故事。一个机智、活泼、乖巧的小男孩形象跃然纸上。文章以夜莺的歌声为主线,构思巧妙,段落分明,语言含蓄、幽默,掩卷沉思,那悦耳的歌声仍不绝于耳。

由于这是一篇叙事性文章,条理清楚,学生容易把握,所以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我就考虑开展探究性阅读,并且通过抓住重点句子,充分朗读来培养学生的悟性,显现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针对课文特点,教师可设计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抓住主线,理清脉络

教师首先回顾课文内容,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在此基础上快速浏览全文,抓住主线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从而理清课文脉络。

二、以读促悟,重点探究

夜莺的歌声是课文的一条主线,抓住夜莺歌声的句子展开教学,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引导学生以读为主,以读促悟,重点探究夜莺歌声的含义成为本课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从以下四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究阅读,有效的解读文本。

1、联系上下文,初闻歌声。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学生找出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大屏幕出示:“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我又让学生联系上文读读,体会体会。学生从读中体会到战斗刚刚结束,树木、房屋被破坏,空旷的花园里空无一人,死一般的静寂。又继续追问:“这歌声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抓住小夜莺与德国兵的对话,从对话中去体会、去品味。学生边读边说,边说边读,从字里行间感受出小夜莺的乖巧、机智。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做到了“口而诵,心而维”,边朗读边揣摩,从中体会到这是有意吸引敌人的歌声。为学生创设了探究的氛围,促使学生探究阅读的开展。

2、探究阅读,理解歌声。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学生继续朗读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大屏幕出示:“小孩有时侯学夜莺唱,有时侯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的,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侯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此基础上,教师充当“向导”的角色,引领学生比较:

“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他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这两句话意思有什么不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从比较中得到新的体会,进一步通过探究阅读有效的解读了文本。

3、比较异同,破译歌声。学习课文第三部分,学生结合语境,通过朗读探究既然那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为什么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学生感悟出小夜莺为了不引起敌人怀疑,发出信号后仍继续唱歌,同时也表达他临战前的兴奋。

4、探究寻根,深挖歌声。齐读课文第五部分中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教师出示:“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那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探究寻根,表面赞扬宛转的歌声,实质颂扬小夜莺勇敢、机智又热爱祖国的品质,悟出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深意,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三、以读引说,迁移运用

文章以浓重的笔墨谱写小夜莺引诱敌人进入游击队的伏击圈,而对游击队员的描写则着墨极少,这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我设计这样的训练题练说:“战斗胜利了,几个游击队员围着小夜莺,他们会对小男孩说些什么呢?”

我抓住这一语言“空白”,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所描绘的语言情境之中,去朗读,去感受,去想象,贴近书中的人物,与他们一同分享胜利的喜悦,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水到渠成地称赞了小夜莺,在语感训练中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总结全文

我设计了让学生放下书,齐读课题,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相信情感一定有所不同,读后再说出你对“夜莺的歌声”的理解,从而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总之,本课以“夜莺的歌声”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读、议、悟为主要手段,并穿插说的练习,对学生进行了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歌声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